星空体育官方网站5月7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聚焦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志楠、武清区副区长王欣耕、天津港集团副总裁罗勋杰、天津滨海机场副总经理王颢哲介绍“‘硬联通’支撑、‘软联通’赋能,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上见行见效”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所关心的问题。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我们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下力量织密“交通网络”、拉近“时空距离”,持续推进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随着去年底津兴城际开通运营,“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形成,实现4条高铁通北京、1条高铁通雄安、多条高铁联周边,高铁通车里程由2013年的245公里增加到410公里,筑起了京津雄0.5—1小时的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
去年,被誉为“黄金走廊”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顺利开工,目前已实现6条高速通北京、2条高速通雄安、毗邻地区高速互联互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13年的1103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358公里,实现京津雄1小时、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打通武清高王路与北京通清路,省际接口路全面实现同标准对接。目前,天津市铁路、高速公路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
在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城际增开重联和长编组列车,运力提升18%,高峰时段群众购票难问题初步缓解。京津城际延长线实现“铁路e卡通”扫码乘车,随到随走。各区也在积极行动,京滨城际宝坻站、北辰站的公交与高铁时刻精准匹配,接驳更加便捷。武清开通至北京国贸的首条定制快巴,宝坻开通至廊坊香河、衔接北京的跨省公交,出行效率显著提升。三地持续深化政务合作,实现5类电子证照互认共享、5个事项“同事同标”,共享行业大数据约6亿条。
航道上的京津冀统筹陆海,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再创佳绩,天津港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占比超过60%,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获评五星级绿色港口,焦炭货类实现100%清洁运输;枢纽港口建设再上新台阶,天津港集团设立北京服务中心、入驻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环渤海内支线万标箱、中欧(中亚)班列完成8.5万标箱,均位于全国沿海港口前列,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218万标箱,保持全球第八位。去年,国际邮轮母港在北方港口中率先复航,成功举办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
蓝天上的京津冀联通全球,天津机场恢复加密客运航线,新开至东京、郑州、内蒙古货运航线,建设异地城市航站楼,升级乘机服务,2023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8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6.2%。
2024年,我们将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唱好京津“双城记”、支持北京“新两翼”建设,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上勇争先、善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天津港的优势和作用,在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上勇争先、善作为。
今年底前建成天津市首条市域(郊)铁路——津静线首开段。加快建设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南段,形成京津冀联通长三角的第二条高铁通道。加快建设京津塘高速改扩建工程、兴港高速公路,让“黄金通道”成色更足。支持过境北京货运外迁,加快推进G95首都地区环线(唐廊高速二期)前期工作,积极谋划津沧高速改扩建工程、滨唐高速等新项目。
唱好京津“双城记”交通篇,实施新一轮京津出行便利化举措,巩固京津城际重联和长编组列车开行成效,优化津兴城际车次安排,优化京津冀毗邻区跨省公交、定制快巴线路。目前我们还在深入武清、宝坻等区进行调研,研究更多贴近群众出行需求的新举措。三地还将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合作范围至辽宁、山西,建立泛京津冀大件运输许可审批联动机制,完成京津冀执法协作试点示范,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打造智慧港口升级版,聚焦服务货物货主推动港航生产经营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实施港口大型集装箱装卸设备自动化改造,建成“津港通”平台,建设港口智慧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打造绿色港口升级版,建设零碳码头、低碳港区、低碳港口,大宗货类清洁运输比例进一步提高,新增风电装机容量43兆瓦,建成后天津港年发绿电能力将接近3亿千瓦时。
打造枢纽港口升级版,实施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提升工程、国能(港务)二期工程等大项目;坚持海向增航线,陆向优服务,拓展与区域产业适配的内外贸航线,做强环渤海内支线,扩大邮轮运输规模,量身定制服务北京、雄安新区、北方重镇企业的运输方案,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提升中欧(中亚)班列运行质量,2024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超过2300万标准箱。
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聚焦汽车、冷链、有色矿、新能源、粮油等优势货类,延伸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价值链,拓展货物加工、仓储、分装、分销、保税、交易等增值功能,强化对货主货物的服务功能,建设航运综合服务中心,高水平办好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
推动天津机场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加密国内主要城市及日韩、东南亚等方向客货运航线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争取达到2000万人次。
记者提问一:一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取得了哪些新进展,还在推进哪些项目?
王志楠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是京津冀城市群的主骨架。随着去年底津兴城际建成通车,天津市已形成京津、京沪、京滨、津兴等4条高铁通北京的格局,同时,津保高铁直达雄安新区,津秦等高铁联通周边,基本实现了京津雄0.5—1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
下一步,我们将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成效,加快建设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南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同城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津潍高铁、京滨城际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骨架中京沪第二通道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工程。
京滨城际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经河北廊坊及天津宝坻、北辰、东丽,至滨海新区滨海西站,线公里,项目北段工程(宝坻至北辰)已于2022年开通运营,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项目南段(北辰至滨海新区)。
津潍高铁起自滨海新区滨海站,经滨海新区、河北沧州、山东潍坊等城市,至潍坊北站,线公里。两个项目开工一年多来,先后完成了大型临时设施,天津机场1号、2号,滨海新区海河隧道盾构始发等重大控制性节点工程,今年上半年两条高铁的隧道盾构工程将全部完成始发作业,今年底京滨城际(华明镇至机场段)将完成盾构施工。两条高铁计划2027年同步开通运营。
记者提问二:据了解去年底武清开通了首条京津定制线路,那么在公共交通这方面武清还有哪些“协同红利”惠及三地百姓吗?
王欣耕介绍:武清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会处,在首都“通勤圈”范围内,是落实毗邻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目前,我区赴京通勤人口占全市30.5%,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市交通运输委的领导下,在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和廊坊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去年11月武清区开通了与北京接壤的高村镇至北京国贸地区的“定制快巴”。
一是延伸增开定制快巴。聚焦通勤人员的实际需求,将已开通的定制快巴延伸至北京亦庄,并在武清区与北京通勤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地,今年4月又增开定制快巴线条,涉及武清区龙湾城片区、南湖片区、泗村店片区至北京十里河及北工大等地,实现京津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全覆盖。
二是加密公交线网。为更好服务津冀两地企业员工通勤和居民交往交流,在前期调研及勘察的基础上,今年2月开通了连接武清区大王古庄镇至廊坊市的公交线路和廊坊市区直通武清区京滨工业园的通勤定制公交线条武清至香河的跨域公交线路。全年,武清到北京共开通4条定制快巴线人次;武清到廊坊共开通4条公交线人次,进一步提升跨区域通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记者提问三:天津港集团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有哪些举措、成效,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罗勋杰介绍: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与全球18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天津港集团积极发挥港口“硬核”优势和枢纽作用,不断开拓提升海陆辐射能级,今年一季度实现首季生产“开门红”。
一是海向持续提升航线辐射能力。开通了天津港—智利车厘子直航快线,为北方市场带来了更新鲜、更便宜的车厘子。5月6日,又开通了天津港至南美东新航线,填补了京津冀地区抵达南美洲东部国家的航线空白。
二是陆向持续增强物流畅通能力。开拓巩固了天津港至北京大红门、河北邢台、石家庄等地的物流通道,走访京津冀地区客户500余家,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港口+物流”定制服务。
三是主动服务北京、雄安新区经济发展。在北京CBD设立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举办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等推介活动,送服务到家。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首批入驻雄安综合保税区,首票进口海运货物在天津港接卸,现已完成多票海运进出口业务,切实发挥京津冀门户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港口支撑能力、运营服务能力、提升适港产业临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港城发展能级,着力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做强航道上的京津冀星空体育app下载,在全市港产城融合发展中发挥好引领作用,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天津港支撑能力。推进新港航道拓宽浚深、码头升级改造、物流堆场建设、设施设备更新等重点项目,加快天津港北港路南延工程、天津港汇盛码头西侧集装箱堆场工程等8个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天津港新港航道拓宽浚深工程、北疆港区汽车物流堆场等5个港口基础设施项目。
二是共建津冀世界级港口群。加密环渤海内支线年重箱运量力争同比增长10%以上。
三是做优京津冀物流网络。优化京津冀直营(加盟)店布局,做强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巩固提升海铁联运班列服务。
四是助力京津冀文旅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天津率先恢复邮轮航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接待国际邮轮19艘次、旅客超6万人次,力争全年接待国际邮轮超百艘次,保持北方港口接待量首位,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港口力量。
记者提问四:在推动与北京两个机场错位联动发展的工作中,天津滨海机场关于打造航线网络方面有何设想?
王颢哲介绍:京津两市共有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天津滨海机场三个机场。其中,天津滨海机场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我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在2022年10月民航局与天津市共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要加快机场区域航空枢纽航线网络建设,优化完善国内航线网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网络,并给予航权时刻等方面的支持。
天津滨海机场积极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内容,着力推动“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网搭建,注重与北京两个机场开通差异化的航点,错位服务京津冀腹地客源需求。2024年夏航季,天津滨海机场计划通航的国内客运城市中,与大兴机场、首都机场错位通航的城市分别为24个、15个。
在后续航线规划上,国内客运方面,南北方向重点发挥中转连通功能,连接经济发达城市,充分带动客流量;东西方向重点发挥始发起点功能,搭建通往西北的空中桥梁,丰富航线网络结构。推动增加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支线通航点。
国际客运方面,将重点发展面向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和东盟十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航班,鼓励境外航司恢复、开通至天津的航线。
记者提问五:当前京津之间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为唱好京津“双城记”,交通方面有哪些便利出行的措施?
王志楠介绍:去年我们实施了优化提升京津交通服务专项方案,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针对京津城际早晚高峰购票难的问题,协调铁路部门开行了16节长编组和重联列车,提升运力18%,增加了2.76万张高铁票,票源紧张问题得到了缓解。再比如,针对往来武清和北京的通勤人员,开通了天津市进京的定制快巴,为该群体增加了更多选择,提高了通勤效率。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刚才已经做了简要介绍。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发力,
一是提升高铁保障能力。为充分发挥京津城际作为京津通勤主通道的作用,保障重联和长编组列车高效稳定运行,我们会同铁路部门启动了京津城际电力增容补强工程,计划年内完成。针对群众反映的在天津站乘坐高铁需要先上楼再下楼的“折返跑”问题,4月15日启用了天津站地下候车厅,每天6时到19时,从6号到17号检票口进站的旅客可以选择走地下候车通道,不用再上到车站二楼,候车更加方便。
二是提升公交、地铁换乘服务。5月1日天津站北广场公交站建成投用,这是我们经过一年的试点重新选择的站位,建设期间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很多好建议和大力支持,建成后,公交与高铁接驳距离由原来的400多米缩短到200米,候车环境也大为改善。为了让乘坐京津城际晚班车回家的旅客有地铁可坐,5月17日起,地铁(除9号线在实施信号系统改造外)每周五晚上将再延时运行30分钟,覆盖高铁到站时间。
三是增开毗邻区跨省定制快巴。4月1日武清区新增3条至北京的定制快巴支线日新开通至北京的定制快巴,实现网上预约、就近上车、远端安检、快速直达。
当前,我们还在深入开展线上、线下调研,广泛听取京津通勤群众需求,以“小扳手”切入,研究近远期结合的新一轮京津同城化、出行便利化务实举措。下一步,一是继续优化高铁出行服务,结合相关工程进展,适时优化津兴城际车次安排,改善京津城际武清站接驳条件等。二是强化毗邻区道路公共客运服务,根据出行需求完善武清、宝坻、蓟州等与北京、河北毗邻区定制快巴、跨省公交、客运班线、旅游班线等。三是升级公路交通出行服务,打造一批京津公路通行精品线路,创建“津彩驿站”,拓展“公路+”服务等。
记者提问六:据了解,今年武清区把提速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摆在重要位置,那么在交通方面又有哪些完善配套的规划和举措呢?
王欣耕介绍:京津产业新城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4+N”功能承接平台之一,发展定位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平台、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京津科技人才创新城”。随着承接功能愈发凸显、产业人才不断聚集,京津产业新城将成为通勤人口的集中区域,为满足未来通勤需求,我们边谋边干,重点抓三方面工作:
在《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中,我们从推动区域交通协同、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以及实现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等方面进行规划,着力构建“轨道交通+快速环线+公交走廊+响应公交”多层次交通体系。
在高速公路方面,我们以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契机,在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增设出入口,目前该工程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计划与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同期建设、同步竣工。在轨道交通方面,我们全力推动通武廊市域(郊)铁路纳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为项目尽快实施创造条件。
结合群众出行需求,不断优化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内外公交线网布局,开通武清城际站至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的公交线路,为京津产业新城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记者提问七:请问今年以来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罗勋杰介绍:今年以来,我们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打造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升级版上积极谋划见行见效。
我们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发布启动,实现港口集装箱业务从软件到硬件的自主可控。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件杂货智能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营,提升码头作业效能。4月底,我们与华为公司签署加速行业智能化港口大模型PortGPT深化合作协议,推动大模型赋能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目前已完成天津港太平洋国际码头、欧亚国际码头、远航矿石码头3个传统泊位自动化升级改造,2024年将有序推进集装箱、散杂货等码头自动化升级,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力争达到80%以上。同时,以数字化思维推动企业运营管理变革创新,建设“津港通”平台,整合线上服务窗口,推动各业务平台数据交互和数据共享,港口集疏运业务一网通办星空体育app下载,建设数字化物流网络,提升腹地物流网络效率,让港口智能服务向内陆延伸。
以建设“低碳港口”为目标,重点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施建设,今年1月份天津港南疆港区5台风机成功并网,港区整体年发绿电能力近1.5亿千瓦时,“天津港绿色低碳港区建设实践”入选全国首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
我们还在积极推动设备新能源替代,焦炭货类现场作业已全部使用氢能车辆运输。全国首个港口海洋水环境智慧监测系统稳定运行,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运行良好,实现24小时动态预警监控,港区空气优良天数优于区域平均水平。
当前,我们正在前瞻性研究绿电制氢、甲醇、氨等新能源落地路径,延伸新能源使用场景,推进实施自有集疏运车辆电动化,引导港区集疏运车辆清洁能源替代。后续适时开工建设全国首个港口防波堤风电项目,新增装机容量近50MW,建成后天津港年发绿电能力将接近3亿千瓦时。
记者提问八:据了解,天津滨海机场正在推进三期改扩建项目,请问目前该项目工程最新的规划进度安排是怎样的?
王颢哲介绍:天津滨海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总工期为6年,预计于2029年整体建成。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工作,各项设计收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预计近期将开展初步设计上报工作。
目前,天津滨海机场正在按照天津市对于三期改扩建工程“分期开工,一次建成”的原则,编制综合管控进度规划。在三期改扩建工程综合管控进度规划中,将机场主体工程划分为4部分,分别是航站区工程、飞行区工程、市政基础配套工程以及通信设备工程。同时将结合高铁、地铁引入机场工程,优化工期工序,确保三期项目整体建设节奏有序、可控。
根据可研批复,天津滨海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后,东跑道将延长400米,同时延长第一平行滑行道,新建第二平行滑行道以及一组北垂直联络滑行道。新建41万平方米的3号航站楼、76个停机位,6万平方米的综合换乘中心和10万平方米的停车楼,并配套建设机务维修、消防、给排水、供电等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以2030年为目标年,未来可满足机场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需求,并将与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便捷换乘,建成融航空、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客运班线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宏约作者王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