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败国,可能连自己也想不到,被美国扔不到十年,美国就开始帮助日本重新工业化了,异常勤劳的日本人,自然不会放过这第二波国运,
80年代起,打开国门的中国开始承接又一波产业转移,并成长为体量远大于前者的新的“世界工厂”。
照此规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每隔10-20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区域转移,上一个“世界工厂”,要么实现产业升级,要么遭遇产业空心化的魔咒。
中国高速发展40年,已经远远超过这一周期,一大原因是中国有巨大的空间和人口纵深,产业转移可以优先向本国内部转,但这终究是有限度的。
加上近年来的外部因素,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越南、印度、墨西哥、印尼制造业的崛起,叠加老龄化、人口红利消退,某些产业流失已不可避免。
在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力是穷国主要的比较优势。穷国用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就业人数和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工资上涨,比较优势不再,外资转移,工资增长停滞,国家在中等收入水平就摸到了天花板,也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在人均GDP到一万美元左右时,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伴随着去工业化,人均GDP增长逐渐趋缓直到停滞。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是很大的,最明显的挑战就是老龄化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这里面有一大原因——机器人,自2013年起,中国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几乎与劳动人口减少的时间同步),近些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更是一骑绝尘,相比日韩德美等工业强国,遥遥领先。
2022年,安装量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工业机器人存量超过150万台,远超北美和欧洲的存量总和。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重塑了依赖廉价工人的劳动密集产业,那些重复性、高强度、危险性的工作,机器人更加擅长也更有效率。工业机器人还能重构产线,柔性生产,灵活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需求。
最近十多年里受到产业界热捧,同时也是政府大力扶持的,正是工业母机ETF(159667)和机器人产业ETF(159551)所投资的自动化领域。
时代确实变了,劳动密集产业开始分化,即使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仍能留在中国,而非急于转移到人力更便宜的国家。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也让老龄化问题有了新的出路。要知道,养老成本不光是钱的问题,同时也要消耗年轻人大量时间,家务等等实际上也是“劳动密集”,机会成本很高。
而AI下一步绝不会局限于线上的内容生产,也完全可以提升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智能决策能力。这就意味着在重复性的流水线机器人之外,我们也可以拥有胜任端茶倒水,做饭洗衣等复杂日常任务的机器人。
特斯拉发布的Optimus Gen 2,已经可以完成深蹲、瑜伽、跳舞等平衡动作,这就意味着其已经具备了灵活的关节,配合AI提供的视觉和决策能力,人形机器人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的一天,很难相信不会到来。
这里面的技术细节对着一大批方兴未艾的产业,比如“关节”,人类做家务离不开灵活且复杂的关节构造XK星空体育,机器人做家务同样也离不开。
关节需要在较小的体积上做出幅度较大的动作,而谐波减速器单级传动比大、体积小、质量小、运动精度高,成为了机器人关节的重要部件,确保机器人动作灵活准确,承载能力强,响应速度快。
谐波减速器和丝杠本来就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如今也在人形机器人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机器人能留住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也会陷入另一种陷阱:长期依赖更低的成本来获利并形成路径依赖,对高价值产业久攻不克,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这样就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所以中国在减缓产业流失的同时,还要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光跑量,更要追求高利润。
比如去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了29.9%,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
比如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小时不眠不休地生产零部件,工业机器人能够检测零部件的尺寸大小并件进行分类,不间断地搬运、卸载零部件,自动识别、捕捉相应的零部件并将其快速组装,精准地进行弧焊和点焊,自动高效喷漆、涂胶,进行研磨抛光和激光加工等复杂作业。
中国在中高端产业上追求更强的竞争力,锂电池、汽车、光伏、电子、家电、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的自动化水平也需要继续提升,这些都是
。中国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与“比较优势陷阱”,注定要实现产业升级,这也反过来让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当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分之三靠进口,但去年
和国产替代这一双重机遇,如埃斯顿,主营业务原本是机床数控系统,近年来工业机器人业务增长迅速,去年全球90%的光伏电池片工厂都用上了埃斯顿机器人。几乎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器人操作
,随后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了数控系统研发中心,布局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伺服电机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所以去年起汇川技术就开始布局
工业自动化带动产业升级,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比较优势陷阱”,也是国家
,已经毋庸置疑。去年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GDP增长5.2%,这个成绩其实很不容易。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出手“4万亿”刺激计划,是因为当时城市建设还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还有很大空间,
。如今中国面临着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关键技术“卡脖子”等新问题,产业升级到了关键时刻,出台的政策,自然要针对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新需求。
所以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的“
”,就提到:“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很明显了,国家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设备,替换重点工业领域的老旧、低效工业设备。
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5万亿!每年!
。具体到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在2017-2022年间,安装工业机器人台数
。今年出台设备更新政策后,更多过时的产线也会被自动化的、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新产线%这么惊人的增速,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提升,因为我们换装虽然很快,但有待换装的存量仍然巨大。中国机器人的密度目前也
,每万名员工只有392台机器人,远不如第一位的韩国,每万名员工有1012台机器人。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爬坡过程中,中国自己的机械企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再加上政策刺激,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将会出现设备更新加国产替代的双重增长。
另外,上一轮我国内机床产量的高峰期在2011到2014年之间,距今十年左右,当时正是
的周期,而此时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化和技术演进,也让旧机床无法再适应新的需求,设备更新也将给目前更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床及其零部件企业带来增长机会。
重点布局工业自动化的机器人产业ETF(159551)和工业母机ETF(159667)就在政策和市场风口上,在未来几年有望迎来
已经相当普及。随着硬件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积累不断释放成果,未来我们也会跟上人形机器人爆发的热潮,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
,以突破中高端产业的技术壁垒。把资金和刺激政策用在工业智能化产业,带动的是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如同武学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一通百通,
机械行业2024年3月投资策略暨年报前瞻:布局经营趋势确定性向好板块 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机会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机械设备行业点评:大规模设备更新怎么看?机床当年04专项影响几何?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机械设备周报:重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板块机会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机械行业周报:2月挖机销量1.3万台 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机遇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机械行业动态跟踪(一):设备更新加速 机床行业有望受益_行业研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设备与经济”系列周观点: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推出 对机械设备的影响详解_行业研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孙早,侯玉琳.工业智能化与产业梯度转移:对“雁阵理论”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21,44(07):29-54.
曹咏萍,黄婧玮,孙中伟.产业转移还是产业转型?——以机器红利重塑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6(1):17.
孙中伟,邓韵雪.世界工厂的凤凰涅槃——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的经济社会意义[J].学术论坛, 2020, 43(3):8.
邵青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中的应用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 2023(9):52-54.
技术赋能再“出圈”!华工科技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面向热成形行业交付破200台
绿的谐波(688017)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谐波减速器领军企业 有望迎来星辰大海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汇川技术(300124):工控龙头多业务并进 数字化+能源管理打造第三极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埃斯顿(002747):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 中国“发那科”正在崛起_公司研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埃斯顿(002747)跟踪深度:并购落地+重磅定增 向世界机器人巨头进发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九号公司(689009)公司深度报告:机器人视角看九号公司 与优必选对比研究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浙商电新张雷】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硬件篇):特斯拉Optimus引领技术实现,国产零部件迎来机遇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纵析 寻找供应链“隐形冠军”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联系我们:txm176(值班微信)广告及商务合作:电话投稿及采访约谈:邮箱
版权声明:制造界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转载须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申请转载授权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曾春亮案受害者家属诉抚州民警“网暴”案宣判 家属胜诉 涉案微博发道歉声明称为“冲动言论后悔自责”
苹果产品设计师Molly Anderson:iPad背面未来可能会采用横向logo
地铁上遇见一位11个月大的萌娃,大大的眼睛乖巧又听话,扎着两个小辫好可爱
2岁宝宝被姐姐说没文化,抱着奶奶委屈极了“但凡有个幼儿园文凭,也不至于被姐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