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喜欢的面料和款式,一件自己设计的衣服就跃然于眼前,上千种的面料可供挑选,选定数据上传后便可做成3D模型;
■通过智能化柔性定制生产体系,自动裁床组成,运用投影技术,便可快速完成自动排料和对条对格,实现高效的布料切割,实现“一衣一款”;
■生产车间内,智能裁剪、智能悬挂、立体仓储、智能物流等系统各司其职,大大减少人力的同时,生产效率实现倍增……
近年来,全市纺织服装行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杨集团)为领军的服装企业在一针一线的交错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完成数字化改造前,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样板师,从量体取数据到制作成版,也需要两个小时。而现在,这个过程只需要两秒。
市服装纺织协会会长、大杨集团总经理胡冬梅向记者介绍。排版成型后,以投影的方式将等比尺寸映射在裁剪机上,机器自动进行剪裁,大约一分钟就能完成。
创建于1979年的大杨集团,以西装缝制享誉全球,年定制服装生产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定制服装数量从2007年集团开始试水单裁定制业务时的至多20件/日,到2024年保持在210万件(套)/年。17年间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得益于2016年的海外并购,更得益于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输入的源源动力。
打造世界最强服装定制平台,这是大杨集团始终不变的目标。胡冬梅表示,企业先后投入超2亿元,通过实施智能裁剪、智能悬挂、立体仓储等项目,打造“全球服装智能化柔性定制生产体系”。进一步打通服装消费与生产数据,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有机结合,驱动面辅料采购、版型选取、生产组织、计划排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排版、智能裁剪、智能吊挂运料、智能仓储物流等功能。完全智能化信息化的操作流程,让一件衣服的合体度高达99%。
纺织服装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是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胡冬梅介绍,近10年来,集团致力于自主开发的Ustyylit(优思达)服装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组建起大规模的IT技术团队,从两小时到两秒的质变,便是水到渠成。
企业在顶峰时期拥有超过11000名员工,如今只要4500名员工便能实现同样的产能。
胡冬梅说,智能设备的引入,产品架构的调整,不仅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强度,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收益。
采访现场,胡冬梅打开手机上的App向记者展示,并解释道,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企业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临界点,在保证品质服务的基础上,让生产效益最大化。柔性快反生态,帮助企业在接单生产过程中变得更加张弛有度,面对每天不同的订单数量,整个生产系统依然能够保证产品的交付日期。
提起新质生产力,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科技创新的应用,与科技IT行业跨界的融合,原来我们可能是单纯的数字化车间,但现在达到了深度人机互动,所以这种柔性管理,也从单一的技术,变成了一门管理哲学。
在今年即将到来的服博会上,大杨集团将与中国最佳女装设计师张鹏举行一场联合发布,通过高端男装和高端女装的联袂演出,展示大连最高级的男装女装。在谈到即将到来的这场大秀时,胡冬梅也非常期待,直言这不仅是大连城市的代表性名片,也是整个服装行业在国内甚至全球的一次最高端的展出。
服博会自举办以来,可以说大杨集团是场场不落,企业也享受到了展会为这个行业带来的推动力。很多人说,办展会就是大杨的一个主场,所以每次能够在这里代表大连来迎接全球的客商和消费者,展示大杨的品牌和服务,用大连话来说是非常‘展扬’的一件事情。
多年来深耕服装行业,致力于数字智能化转型,目前大杨集团已拥有7家智能化生产工厂、40条智能化生产线,年服装综合生产加工能力1100万件。在谈到未来发展计划和战略时,胡冬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企业深切感知到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市场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巨变。
胡冬梅说,今年,是大杨集团成立45周年,集团已提前布局下一个五年规划,起草制定了“五个大杨”新战略规划,将以“品牌大杨、定制大杨、数字大杨、绿色大杨、文化大杨”新战略,紧跟国家战略和行业脚步,牢牢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期星空体育app官网,、发展窗口期,发挥企业多年来积累的产业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加快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打造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