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深化营销服务,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促进业绩持续增长。公司营业总收入143.53亿元,增长比率为1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36亿元,增长比率为18.88%。
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大规模投入高端计算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完善公司的研发环境和研发管理体系,使公司保持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公司以计算产业的时代需求、行业需求、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秉承创新、高可用设计理念,持续提高产品性能,不断丰富产品序列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24.44亿元,基于国产处理器的高端计算机、IO模块、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的募投项目顺利完成,面向金融等行业推出结合行业应用场景的智能一体机产品并在多家客户落地,并在部件性能管理、产品稳定性、高速互联等方面持续提高产品性能,全面升级高端计算机的可扩展能力和可管理能力,技术优势及产品影响力逐步提升。
面对智算中心等大规模建设需求,公司深度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不断提升智算中心解决方案综合能力,凭借分布式全闪存储、浸没式液冷、计算服务等多项优势赋能多区域多行业数智化发展。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内的存储系统采用全自研ParaStor分布式全闪存储,以自研技术支持AI芯片高速数据直接存取,优化存算协调,将整体I/O性能提升数倍,满足智能计算性能需求;解决方案内的液冷系统,基于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在计算核心部件实现液冷散热的同时,首次实现液冷存储散热系统应用,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幅提升智算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服务平台赋能智算中心实现从软硬件部署到应用价值落地,目前平台上线了模型仓库、开发工具及智能应用,帮助智算中心提升运营能力。公司积极参与智算中心行业标准建设,基于在智能计算领域的实践成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能计算中心总体技术要求》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建议。
公司积极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生态建设工作,依托在计算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底蕴,紧密围绕中国本土市场需求,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众多合作伙伴,通过协同研发、融合创新、资本投资,大力开展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系统适配、测试评估、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同时,公司在应用端积极开展研发及业务拓展,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打造多维度护城河。报告期内,公司发布曙光智慧工业战略及最新研发的智慧工业平台,智慧工业方案可同时提供计算、通信、控制、安全等底层技术支持以及全生命周期支持和服务,助力千行百业实现工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公司“工业精益智能大脑先进计算平台与应用”方案入选“2023年度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名单”。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大模型驱动的全新时代。通用大模型的性能依赖于大量参数和数据的训练,需要大规模算力支撑。模型成功部署后,模型推理也需要大量智能算力做支撑。另外,垂直行业大模型训练、基于通用大模型微调的行业应用也需要大量的智能算力做支撑。根据IDC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可看出,各行各业的AI应用渗透度都呈不断加深的态势,势必催生智能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此外,伴随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落地,算力需求呈现更为细分化、多元化的趋势。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的差异性要求不尽相同。比如高精尖科研领域对算力精度的要求最高,而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等AI主要用于处理语音、图片或视频等,单精度、半精度、甚至整型的计算即可满足应用需要,另外一些产业数字化的场景对精度要求不高,通用算力即可满足需求。
2023年,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国内外大模型领域的研究与创新突飞猛进,海外OpenAI、Anthropic、谷歌、Meta不断提升大模型性能,国内大模型厂商加速追赶。二是大模型从技术走向商业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步入深化阶段,大语言模型潜力凸显,大量基于国内语言大模型的应用在B端、C端落地。根据《大模型落地应用案例集(2023)》预测,2022年-2032年全球GenAI收入复合增速将达到42%。大模型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带动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政府、企业、高校加快智算中心建设。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政府端,多地发布智算中心发展规划,上海市计划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总算力的50%以上;企业端,国务院国资委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提出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底座,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的技术创新。一是大模型实现轻量化创新。尽管万亿参数大模型依然在许多场景中占据核心优势,许多厂商开始通过MoE等技术实现大模型轻量化创新,有望带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大规模部署,基于MoE模型架构,处理输入数据时少数专家模型被激活或使用,在训练和推理上能够节省计算资源。二是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部署,带来分布式训练、算力资源调度等新的需求。根据赛迪顾问《IT2024(1月刊)》,2023年从算力需求规模来看,东部地区全国占比高达83.5%,但算力供给能力占比尚不足70%,东西部算力区域差距依然明显,算力调度亟待加快布局,预计到2026年中国算力调度市场同比增长率将达到21.6%。国内科研院所、企业聚焦预测和规划、资源负载均衡配置、自动化决策、异常检测和处理等算力调度重要环节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的产品创新。人工智能参数规模较大,万亿参数模型本地化部署难度大、成本高。星空体育官方网站技术层面MoE等大模型技术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进入商业化阶段,也带动服务器、PC等硬件产品的同步创新,2024年多家硬件厂商推出大模型训推一体机,集成AI芯片、AI平台软件及各类模型算法,支持百亿级、千亿级参数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的门槛被大大降低。同时,训推一体机本地化部署能满足数据安全需求。终端层面,AIPC有望成为大模型落地的另一重要载体,与传统PC相比,AIPC集成混合AI算力单元,以支持复杂人工智能算法和大量的数据处理。赛迪顾问预计,到2025年AIPC渗透率有望接近30%。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散热技术已难以解决高密度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液冷技术成为AI硬件和集群散热的必然选择。2023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的《绿色数据中心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要求数据中心相关设备和服务应当优先选用新能源、液冷、分布式供电、模块化机房等高效方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要求提高算力碳效,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利用海洋、山洞等地理条件建设自然冷源数据中心。
从国内市场看,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3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已达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3%,预计全年将达到15.1亿美元;IDC预测,2022-2027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7%,到2027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从海外市场看,海外芯片市场启用液冷方案,英伟达新一代产品将全面采用液冷散热技术,并认为浸没式液冷技术将成为未来的行业标准,引领整个散热市场迎来全面革新。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
高端计算机产品主要包括机架式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刀片服务器、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等,能够面向多种应用场景,兼顾性能、能效、应用生态,具有领先的计算密度和节能性,产品整合高速网络和存储技术,可实现超大规模线性扩展。公司的高端服务器产品也涵盖浸没液冷、冷板液冷等产品形态,具有节能高效、安全稳定、高度集成等特点。随着国产化替代政策的深入,公司推出的国产高端计算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运营商、金融、能源、互联网、星空体育官方网站教育等行业客户,覆盖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等领域。
公司存储产品包括分布式统一存储、多控统一存储、备份一体机等。公司分布式统一存储系统ParaStor历经近二十年自主研发,涵盖海量数据603138)管理、高速网络、存储协议栈优化等核心技术,具有数百PB级超大规模部署实践经验;分布式全闪存储可以为人工智能、科学计算等场景提供极致性能及成熟的数据服务。近两年,公司存储产品线在AI大模型存储、液冷存储研发等领域实现突破。AI大模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多级缓存加速、XDS数据加速及智能高速路由等多种数据IO性能优化能力;公司推出业界首款液冷存储产品,实现冷板式液冷与存储技术深度结合,存储系统PUE值降至1.2以下。2023年,公司以两个标段第一中标中国移动600941)分布式存储集采,同时中标中国移动新型智算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液冷存储等项目,为国内多个行业AI大模型提供了极致性能的全闪存储平台,并携手中国移动成功打造行业首个存力智能调度平台。
公司拥有流量分析、网络安全平台、工业控制等国产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研制并迭代以汇聚分流、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网络与计算加速以及行业应用系统为主的多种流量分析系列产品,为多行业客户提供网络流量可视化、流量回溯分析、5G信令解析等软硬件解决方案。目前,流量分析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法、运营商、金融、科教与其他企业级客户。国产化安全平台已与多个头部安全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高性能国产化安全产品,并面向数据中心防护、等保、企业安全、网络审计等多场景推出产品与方案。2023年,公司发布了工业数智平台“曙睿SugonRI”,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数智底座,加速数实融合进程,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智慧工业战略。
公司自2007年开始从事云计算技术产品研发,具有长期的技术积累,目前已形成全栈云服务能力。曙光云以建设运营“城市云”为主要业务模式,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基本形成了安全可信城市云服务体系,基于城市云计算中心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云服务及云技术服务。报告期内,曙光云荣获“2023年度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成就奖—政务云成就奖”;曙光云平台解决方案入选2023年天津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项目名单;凭借“工业精益智能大脑先进计算平台与应用”方案,曙光云入围工信部“2023年度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名单”;Coudview云计算操作系统和StackCube-K超融合系统等多款产品获得可信云首批认证。
公司参与各地数据中心建设,基于浸没液冷、高密度设计、高效电源管理、大规模算力调度平台、自动化运维、清洁能源等诸多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整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支撑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公司承建的多个先进数据中心采用众多前沿技术。在节能方面,采用了曙光浸没液冷技术、余热回收、绿色建筑等多种相关技术,使整体能耗大幅降低;在安全方面,运用曙光提供的全套解决方案,实现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运维服务的全栈安全可靠;在技术层面,先进数据中心提供的多元算力可同时满足科学工程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场景应用需求。
公司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链接各类算力基础设施资源,并建立以应用服务为导向的创新型算力服务平台,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高算力应用水平,为千行百业提供“集算力、数据、应用、运营、运维为一体的服务”。报告期内,子公司曙光智算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和技术创新,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算力服务-智算平台”评测,成为首批通过的4家厂商之一;2023年2月,曙光智算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打造首个一体化算力交易调度平台;6月,公司作为“北京算力互联互通验证平台”参建与接入服务商参与二期成果发布,并被授予首通调度试验成功企业与主要贡献专家、算网云开源操作系统项目首批示范单位等荣誉;10月,曙光智算AC平台获评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最佳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奖项。
经历多年发展,公司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领先的计算优势,拥有完整的IT基础架构产品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计算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服务,打造完备计算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核心竞争力体系。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创新驱动,注重研发投入,始终专注于高端计算机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已经掌握了大量高端计算机、存储、系统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公司承担过多项研发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产业化经验。截止目前,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3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2021年至本报告期末累计研发投入64.5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1,24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33项;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百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等资质。
公司产品矩阵庞大,拥有多元完整的IT基础架构产品线,提供一站式通用与行业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覆盖通用、星空体育官方网站高端计算机、液冷机房硬件设备、分布式存储产品、网络安全产品、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平台;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从标准硬件系统定制化开发到云数据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不仅可以提供高效IT基础设施系统的通用解决方案,也可以深入研究行业特性,打造与业务应用、数据安全、运维管理紧密结合的行业解决方案。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公司积极向计算生态业务延伸布局,除推出存储、网络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成“芯—端—云—算”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曙光云计算、中科三清XK星空体育、中科天玑、曙光数创等多项优质资产。公司与参控股公司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XK星空体育,子公司的布局与公司高端计算机、存储等主营业务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也将为公司业绩增长贡献持续的动力。
公司以发展高端计算产业为核心目标,目前已掌握了大量核心关键技术,拥有了高端计算机系统研发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近年来,公司组织产学研力量联合攻克基于国产芯片的整机研发、计算机IO模块、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等核心技术,形成了包括机架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刀片服务器、一体机服务器、工作站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主持、参与制定及发布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并通过专利挖掘、专利布局等策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资产。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计算机产业链公司加速追赶海外先进技术,但部分核心技术、产品仍较海外有一定差距。公司将继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成包括核心部件、整机系统、基础软件、关键行业软件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攻关与融合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完善公司高端计算机产品体系;坚持开放兼容的发展理念,整合政产学研等各方资源与创新平台,建立安全稳定的计算产业生态。
公司多年来围绕计算产业链开展研发布局,在上下游多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多领域自主研发及市场化应用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多元化业务发展促进公司业务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聚焦单一产品及业务发展受市场需求及市场竞争影响较大,公司紧跟时代需求,始终能在核心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原有业务边界,不断加强新技术研发及新产品推广;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上下游软硬件不断提升公司解决方案的成本优势,同时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过度依赖,部分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性能及稳定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面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及性价比优势不断凸显。面向新的发展周期,计算产业软硬件技术加速突破,算力需求更加复杂多元,智能应用场景及需求不断扩展,公司将大力发展应用服务及运营业务,将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人工智能计算进步带来的新需求转化为公司发展的新方向、新动力300152)。
面向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大力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市场化应用。以创新为引领,公司将继续布局智能计算、算力调度等新技术研发;继续研发以液冷为基础的数据中心散热解决方案;继续完善工业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继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加大智能产线产能;继续提升公司经营效能,摒弃以大规模资源投入带动业务发展的传统发展理念,基于多元化经营的优势,促进算力硬件、计算技术、应用软件、数据要素等的有效配置和充分融合;继续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完善技术与产品实力,同时大力发展应用业务及运营服务,推进算力普惠发展,与各行各业共享算力发展成果。
2024年,国家信息化建设进入崭新阶段,各行各业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等领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计算产业出现的新机遇,更多厂商转型、跨界参与市场竞争。公司在过去几年持续布局自主创新产品,重点项目研发进展顺利,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已形成更具竞争力的高端计算机产品及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基于对新产品及新技术的自信力,公司将在2024年继续扩大销售团队和渠道伙伴规模,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巩固市场核心地位。
2024年,多地将继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聚焦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构建了形态多样、可全方位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算力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将提供绿色、融合、普惠的算力供给,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参建算力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加快算力服务平台建设,广泛链接通用计算、智能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资源,构建算力可按需调度、数据可信流通、应用开箱即用、模型可上网的服务体系,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高算力应用水平。
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先进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上下游、软硬件厂商合作更频繁、更紧密。2024年,公司将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生态体系,推进构建软硬件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协同发展模式,加强公司核心产品与产业链厂商的适配;同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各方在技术、应用、市场等维度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研发领域,继续加大与人工智能、存储、网安等厂商的技术合作;与合作伙伴共享优势行业,加大公司核心产品在其他行业的拓展能力;在基础设施运营建设方面,与生态伙伴基于产品互补打造联合解决方案,共建数字经济的标杆项目。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将与更多产业伙伴合力前行,一同构建起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中的关键力量,帮助更多用户在数字时代塑造关键竞争力。
计算机技术具有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层出不穷。公司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能否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并改善产品性能、可靠性及服务质量,以符合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变化。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紧跟科技发展方向布局核心技术研发,若未来不能及时丰富技术储备或更新掌握新技术,可能丧失现有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对公司业绩及发展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基础软硬件发展迅速,国产供应链不断完善、产品性能及覆盖度不断提升,部分产品性能已比肩国际水平。但是公司目前在前沿信息领域,仍需要使用国外先进部件,2022年10月公司受到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进一步限制,采购国外先进部件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在国产领域深耕多年,与国内供应商积极开展产品适配,如相关工作进度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存在一定的供应链风险。
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及国际间的合作。如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可能会导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如果国内政策与国际标准缺乏协调,可能会限制技术的全球应用和市场的国际拓展。
已有51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57亿股,占流通A股10.8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7.1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43.86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03%,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407.8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28%,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42.57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03%,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395.8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27%,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42.57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03%,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